医联体系统产品概述


医联体系统建设总体目标是以“医联体云数据中心”为理念,采用“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运行”的方式,以医疗协同,分级诊疗为指导的思想,集中部署,分级享用的方式,建设医联体云数据平台,区域HIS系统,电子病历(EMR)系统、实验室(LIS)系统,影像数据中心(PACS)远程诊疗等区域系统。实现集中部署一套云平台,解决区域数据中心、区域电子病历集中管理、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分级诊疗等功能。实现与医联体云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

  帮助政府强基层,实现医疗生态系统内分级诊疗,控制医疗费用。同时,可以为每个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完成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内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系统内提供健康管理、治疗、康复等全人全程的服务。

  提高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深度结构化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BMJ  BP)嵌入到HIS系统中、专科能力培训Learning、处方点评),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病源,而且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也会为县级医院带来稳定的病源,並且这部分病人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说是高质量的。同时,县级医院的出院后病人也可以转给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从而得到很好的院外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这一点也有利于县级医院承接商业健康保险的医疗服务,增加收入。




医联体.png


医联体系统建设原则


 本次项目应遵循实用性、先进性、专业性、开放性、安全性、可靠性、集成性、经济性、灵活性、可移植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根据系统的不同使用功能来考虑系统的设置和设计标准。

 (1)整体规划性原则

 医联体网络医院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进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上马就达到国际水平,更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方案中体现了系统建设与医联体当前业务及未来业务的协调同步,应考虑到医联体的近期、中期及长期的发展。具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的能力。

 (2)开放性原则

 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以适应系统扩充的需要。开放性包括对环境的开放,提供跨系统、跨平台的标准接口,使各分系统有较强的交互操作能力;开放性还体现在系统的互联上,体现在系统的升级、扩充和更新上,体现在应用目标和功能的变化上。

 (3)先进性原则

 软件系统的设计要采用先进技术,如:构架/构件技术、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多种数据引擎、数据标准及规范化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技术、软件开发和建成平台技术、选择先进的开发工具等。

 (4)服务为主原则

 平台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促开发,增强公益性信息服务能力。充分采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简化群众办事流程,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卫生行政效能、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

 (5)安全性原则

 本系统涉及居民的隐私和健康相关信息的安全,系统设计应保证系统的运行和数据传输,在软件的组织和设计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并防止和能够恢复由内在因素和危机环境造成的错误和灾难性故障,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6)扩展性原则

 本系统的设计应在满足现有需求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业务的不断发展,形成一个易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要充分考虑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卫生信息系统带来的业务流程变动,平台应该具有强大的扩展性。产品从应用到设计不能只满足已知需求的处理能力和性能,应该尽可能不受限制的考虑扩展处理能力,尤其是要考虑与合作业务的关系,延伸业务生命周期。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使系统具备较强的动态适应性。

 (7)高性能、高可靠原则

 本系统应具有较高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各相关用户7*24小时的服务要求,保证全市相关卫生机构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平台应对数据处理的优先级进行划分,先处理及时性要求较高的,再处理及时性要求较低的,从而实现充分利用资源数据。

 (8)经济实用原则

 坚持经济实用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不盲目追求技术超前,力图以较少投入,产出适宜效果。以保证围绕实现目标为基础,确保所建设的系统是准确反映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同时在使用上是简单、易用、可靠的。

 总体而言,本系统除考虑建设时的一次性投资外,还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使之达到最小化。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应全面、周到,注意预留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确保本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开放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系统可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医联体系统建设内容


医联体2.png

(1)建设医联体云计算医疗信息平台

 为实现医联体各医疗机 构的医疗信息的共享,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的集中诊断、质控和结果互认,建立医联体云的云计算医疗信息平台。

采用云计算技术,集中建设为县级医院为核心的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服务的物理平台服务器系统和网络系统,各医疗机构使用医联体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可以实现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的全面管理和信息共享。各医疗机构不需投资建设硬件和软件系统,可以节约建设机房、服务器系统的资金,同时利用原有服务器及硬件设备进行系统存储及备份建设。

(2)建设医联体一体化云计算的全科信息系统

 在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一体化的全科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病人信息管理、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收费、药房、医院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还提供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能力的临床决策支持BP、云端专家指导、全科能力培训Learning、处方点评等系统。并通过医疗信息专网与医疗云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信息体系。

(3)建设医联体一体化的临床信息系统,实现电子病历共享

 电子病历是由各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重点针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等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是居民个人在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通过在医联体云计算中心平台上建立一体化的临床信息系统,集中对电子病历等临床信息管理,实现电子病历采集、存储、检索、质控、科研、交换的统一管理管理,按照《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统一数据交换格式,实现电子病历跨医疗机构共享。

(4)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查中心,实现医技资源共享

 医联体内部,检验、医学影像诊断资源有限,为了使医联体云内的检验资源能够合理分配、检验过程更加科学规范、检验相关业务更加清晰透明、检验结果更加可信和在医联体云内共享程度更高,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医联体检验、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在管理体制、业务流程、资源分配等变革和优化的同时对整个检查、检验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医联网范围内病人检验单、检查报告的共享,实现医学影像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共享和结果互认。

(5)建设双向转诊通道,实现双向转诊服务

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医联体成员医院及所辖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病人上转、转回恢复的通道,提供患者身份验证、社区中心和医院间签约关系验证、转诊各方的电子病历等诊疗共享信息,便于社区了解已转诊病人诊断治疗情况、进行跟踪服务,转诊医院也可了解已转回下级医院或社区的患者的情况,此外还实现患者在转诊医院可优先排队等优质服务。

(6)建设分级诊疗应用软件系统

实现医联体分级诊疗,需要分级诊疗软件及相关配套软件系统。包括:分级诊疗管理系统、便民的缴费、预约挂号、查看报告、在线咨询等系统,是面向居民服务的软件系统。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管理系统,通过就诊和医疗信息的联网管理,实现分级诊疗云平台与HIS系统的门诊挂号、预约挂号、门诊医生、住院医生等系统的接口。

(7)建设远程会诊平台系统

远程医疗统一视频服务平台(简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实时和延时服务,是一个包括数据、视频、语音、影像和体征等服务交换的统一平台。平台下所有众多资源均可统一存储、统一调度。可覆盖到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诊所,覆盖到家庭;支持省内多部门协作互通互联的现代化远程医疗平台;并可以与其它远程会诊平台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