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医疗信息化让其事半功倍
9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修订印发。《指导原则》突出了临床路径“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临床路径“四个结合”的原则
《指导原则》规定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了临床路径病种选择与文本制定的基本原则,细化了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和管理制度,强调了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监督评价的有关要求。
根据《指导原则》,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包括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可以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临床路径文本为基本框架,遵循循证医学证据、最新诊疗指南等对其进行细化完善,形成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地化临床路径。
根据《指导原则》,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配合物价管理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按照临床路径做好费用测算,推进单病种付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化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鼓励医疗机构将智能终端、物联网技术等,运用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
此外,根据《指导原则》,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的具体制度与评价标准,应当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医疗机构评审、评价的重要指标。医疗机构应当制订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由指导评价小组和绩效考核部门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离不开医疗信息化手段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截止目前,临床路径累计印发数量达到1212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基本实现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全覆盖,基本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或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
一套成熟的HIS系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帮助医疗机构将诊疗指南无缝落实在临床,提高机构医疗质量。行心HIS系统(标准版)经过数十年的行业积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高标准、高要求的开发条件,所实现的功能与临床路径“四个结合”不谋而合。
标准版HIS系统把BMJ BP深度结构化,引导医生从症状出发建立诊断假设,再告诉医生怎么去提供证据(症状和检查)证明自己所选的诊断假设,直至最终确诊,可以有效防止误诊和漏诊,对于不能确诊的病人指引医生转诊到高级别综合医院。对确诊的病人,会按病人组别开出明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给医生参考,同时,系统还会引导医生在处方中增加自己的意见(药品或其他处置意见),对于这部分意见,系统会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
临床路径 医患共参与共受益
HIS系统中的临床路径系统,结合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经验所开发,遵照循证医学的方法,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并依据治疗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总结每个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失误,体现的是医疗流程表格化,医嘱信息菜单化,医疗治疗监控实时化。在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临床路径流程
临床路径的实施,进一步强调了医生开医嘱和护士执行医嘱的规范性。以往口头交接的医疗工作,如今列入临床路径通过医嘱的方式告知护士,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医疗安全。
无论是细化医疗流程规范管理,还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临床路径管理以往被过多解读为对临床医生的“束缚”。临床路径管理是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载体,在关键质控点自动提醒医生和患者,例如住院时间延长、总费用超支、必要医嘱未做等,可以实现双向共赢。
对患者而言,临床路径可以体现“让看病有预期”。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临床路径变为患者诊疗的“流程表”,通过知情同意、患者版健康教育手册发放、每日诊疗计划推送、及时化验结果推送、检查信息推送、手术进程实时推送、日满意度反馈及离院满意度访问,八大内容设置与实施,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
对医生而言,临床路径的实施,让医疗变得更有温度。行心HIS系统(标准版)的临床路径系统可提供循证医学的临床决策辅助、标准化治疗方案、云端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真正嵌入到医生的诊疗活动中,全方位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临床路径知识库为临床医生、护士、医学生提供即时的诊疗知识,帮助他们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并且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