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心“强基层”解决方案之一——区域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2018-01-19 17:40:53 his医联体行心医养结合 阅读

导言

    2015年1月以来,国家一直在强调分级诊疗,落实强基层战略,希望把患者留在基层,疏解大医院压力。当前正是在医改推进到如此关键的一个时间窗口,区域数据中心+云HIS+医生工具(CDSS远程医疗,转诊体系)+监管平台+家庭医生服务+医养结合+便民工具(APP,智能设备),是行心给出的“强基层”解决方案。


强基层离不开医联体平台

不可否认,在理想环境下,医联体的确可以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合和资源共享,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在美国和加拿大,也有类似的区域分级诊疗网络的成功案例可循。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平衡好各方利益,办好医联体。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这个医联体的凝聚力是什么?也就是说医联体的相关各方,包括政府、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和老百姓等的利益诉求是否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政府希望的是“强基层”,实现医疗生态系统内的分级诊疗,控制医疗费用;医院需要稳定的病人来源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要提高诊疗能力,增加医疗收入;医生们希望自身专业价值得到合理体现,获得长远的职业发展;老百姓则最希望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


图片1.png


强基层的基础——区域数据中心

区域医疗资源数据中心是区域医联体平台的核心,强基层需要建立集中为主、分布为辅的统一医疗资源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实现存储和集中管理,保障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高效使用,服务于基层区域医联体平台建设。

区域医疗资源数据信息从功能定位分析,一方面需为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如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保院、卫监所、疾控中心等提供跨部门的即时信息支撑,另一方面需为政府机构、卫计局、公共卫生管理者等提供数据分析和具体业务管理依据,不仅需要及时采集相对完整的各条线业务结果数据,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管理过程和结果数据。

1516354668300663.png

医疗资源数据中心架构图

医疗资源数据中心结构应以健康档案为中心,生命周期为主线,属地化管理为原则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到区域中各种卫生机构相关业务活动及业务管理、决策支持要求,建立健康档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监管、医疗卫生综合管理与辅助决策等数据库。

最重要的是,数据中心建设需要符合卫生部数据元、数据集、数据交换、存储、利用等标准规范,除在本区域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外,还能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计委)以及区域外其他相关业务机构,进行卫生信息交换和共享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提供前提。


区域数据中心的来源

健康档案数据主要来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各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首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档案系统中进行居民建档,此后从各医疗机构的业务系统中采集数据,动态更新居民档案。因此信息资源中心需要提供接口,整合现有医院HIS系统、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等。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建档工作,在医疗机构就诊时动态更新健康档案数据。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组成。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等基础信息以及基本健康信息。其中一些基本信息反映了个人固有特征,贯穿整个生命过程,内容相对稳定、客观性强。健康档案与卫生服务活动的记录内容密切关联。主要卫生服务记录是从居民个人一生中所发生的重要卫生事件的详细记录中动态抽取的重要信息。


三大库实现整合

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信息三大数据库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在确保三大数据库基本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多头重复采集的基础上,对外授权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对内有效提升临床和基础医学科学研究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支撑人口健康战略决策和精细化服务管理。


1516354702112644.png

三库关系图

健康档案库是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的健康档案属地化管理的中枢,是居民健康信息的聚集地,并且为全员人口库提供卫生计生属性信息支持,主要是健康档案的妇女保健域、儿童保健域中的出生登记、产后健康等信息为全员人口库中的人出生域提供数据基础;疾病管理域、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域中的死亡因素信息为全员人口库的人死亡域提供数据信息。

电子病历库以电子病历为中心,患者生命周期为主线,属地化管理为原则进行设计,集中归档存储各类医疗卫生数据,区域卫生管理机构和部门可以以此开展综合卫生决策分析,对区域内医疗资源分布及利用、医疗服务及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可开展绩效考核等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全员人口库完整准确的人口信息数据,将作为健康档案基础信息的补充。完善的健康档案库是提升平台数据质量的支撑,能够引导深化应用功能,并开展更多基于健康档案数据的服务,包括智能提醒、慢性病管理、疾病监测等对数据要求较高的应用。


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共享应用

一、全员人口信息与健康档案整合系统

目前健康档案中有关居民个人信息的数据,是医院在给患者办理健康卡或使用市民卡进行挂号时录入HIS系统的。但由于在医院录入个人信息时,可能出现没有联系电话、身份证地址与常住地址不符等情况,导致区域医联体平台从医院HIS系统采集的居民信息及日常诊疗记录出现信息缺失现象,形成的个人健康档案不完整,对基于健康档案开展的信息共享调阅等应用造成了影响。

区域医联体平台整体建设中,对全员人口库资源的利用,需要与平台健康档案数据的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完善及校正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完善及关联家庭健康档案信息

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区域医联体平台建设将对现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突出“以人为本”,以“健康档案”为重点,完善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全员人口信息的整合及优化管理。

并对现有的居民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导入到健康档案库里,减少重复录入工作。

三、健康档案共享调阅系统

健康档案共享调阅是基于区域医疗资源数据中心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利用,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横向、纵向的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互通,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及居民健康档案的共享, 必须严格按照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等有关要求共享。

四、区域智能提醒应用系统

重复检验检查、重复用药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是患者不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验检查和重复用药,切实降低患者就医费用和伤害。

当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时,区域智能提醒应用系统可实现近期同类检验检查提醒同类用药提醒健康提醒服务临床治疗安全警示健康提醒服务临床治疗安全警示,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过失,利用系统后台的诊疗信息统一代码元素体系和系统前台的安全警示功能,辅助医护人员对病员患者进行安全治疗。

五、区域分级诊疗协同管理系统

结合国家对分级诊疗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设计基本的区域分级诊疗协同管理系统功能,在完善现有预约诊疗系统的同时,明确全科医生与大医院之间的职能定位,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形成与大医院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社区首诊及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规范化转诊,并提供对转诊过程的记录与监管,为分级诊疗的实现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


结语

广州行心科技的宗旨是以科技改变医疗健康产业,在医改推进的关键时刻,正是需要借助科技信息化手段强基层,开辟新的改革路径,揭开医改新篇章。实践证明,以信息医联体系统平台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模式,正是习总书记“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讲话精神的最好体现。只有基层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90%的病人看病不出县这一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广大市民也才能在家门口便可享有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